放棄耶魯、普林斯頓都要去,你不熟知的教育體系有多牛?
指南者留學 小餅
2021年12月23日
閱讀量:2654
<p>最近,吃瓜群眾紛紛對李靚蕾產生了好奇——這位在婚姻中遭受不公待遇的女性放出的9頁長圖邏輯清晰、字字珠璣。探究她的學歷背景后,留學人不由感嘆:這或許是吃瓜界的“學歷天花板”了……</p>
<p>不論是王力宏放棄耶魯、普林斯頓去的williams,還是能和哥大有合作項目的Yeshiva,都將對大家來說比較陌生的教育體系拉到眼前——文理學院。</p>
<ol>
<li>何為 <strong>文理學院</strong>?</li>
</ol>
<p><img src="https://info.compassedu.hk/sucai/content/1640242765139/1640242765139.jpg" width="552" height="300" /></p>
<p>文理學院,又稱博雅學院。起源于美國,是美國高校的重要種類之一。與綜合性大學不同,文理學院以本科教育為主,注重全面、綜合性的教育。</p>
<ul>
<li><strong><em>文理學院提倡小而精的教育。</em></strong></li>
</ul>
<p>這并非只是傳統意義上把班級人數降低而推行的小班化教學。文理學院往往有著較強的師資水準以及極高的師生比。除此以外,授課的也基本都是教授,極少有研究生教書、代課的情況??梢哉f,文理學院的學生享受到的教育資源是極其豐厚的。</p>
<ul>
<li><strong><em>文理學院注重全面綜合教育。</em></strong></li>
</ul>
<p>與綜合性大學培養職業、科研人才不同,文理學院更注重全面開發學生的能力,發掘學生的思維潛能。因此,文理學院也更關注每位學生個體的成長和發展。</p>
<p>這樣<strong>高質量、小規模、全面化</strong>的教育大受美國上流社會的歡迎。因此,文理學院也有著<strong>貴族、精英</strong>的標簽。</p>
<ol>
<li>為何 <strong>文理學院</strong> 在國內不知名?</li>
</ol>
<p>然而,正如吃瓜群眾的關注點都在哥大、耶魯一樣,為什么如威廉姆斯一樣的頂尖文理學院在國內并不知名呢?</p>
<ul>
<li><strong><em>因為,文理學院并沒有綜合排名。</em></strong></li>
</ul>
<p>即便有著優質的課程和對學生細致的培養,文理學院也依舊很難走入大眾的視野。</p>
<p>要保持全面、小規模的高質量教育,授課的教授就勢必要注重教育而非研究,而研究指標往往是評選大學綜合排名的重要因素。因此,文理學院難以參與綜合排名的評選。</p>
<p>而國內不論是找工作還是報考公務員,往往也會考慮到學校在主流榜單上的綜合排名。所以,文理學院在國內的熱度和名氣自然也就不大了。</p>
<ul>
<li><em><strong>而且,文理學院更注重本科教育。</strong></em></li>
</ul>
<p>雖然目前也有文理學院開授研究生課程,但傳統的文理學院還是以本科教育為主。因此,對于打算申請美國研究生的本科同學來說,文理學院往往處在“知識盲區”,鮮少能接觸到相關的知識。</p>
<p> </p>
<p>雖然在國內的知名度并不高,但文理學院的教學含金量還是廣受認可。文理學院的畢業生不論是報考大U的碩士還是進入如JP Morgen之類的世界級名企也會受到不少優待。畢竟,文理學院所培養的學生也代表一種diversity,<strong>會給學校、企業、社會帶來不同的可能。</strong></p>
<p><strong><span class="p"><img src="https://info.compassedu.hk/sucai/content/1658742366349/1658742366349.png" width="808" height="188" /></span></strong></p>